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信息索引號 | 014006438/2025-05608 | 生成日期 | 2025-10-20 | 公開日期 | 2025-10-20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附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老人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 ||||
2025年度,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老人鞋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產品10批次,不合格產品1批次,不合格發現率為10%。
消費提示:
當消費者為自己或長輩選購老年鞋時,盡量在正規的商場或超市中購買有較好信譽的品牌。從這些供銷渠道獲得的產品,其貨源、質量較易得到保證,售后服務的質量一般也較高。在選擇產品時,先看包裝袋及鞋幫材料,盡量選擇標識齊全的商品。其次看鞋子上和包裝盒上標注的鞋號和鞋型,認清是否與自己的要求相符,標注模糊不清或未標注的盡量不買。此外,購買時建議按以下步驟:
1.觀察產品的表面形態,色澤、厚度、花紋、絨毛粗細一致;無裂漿、裂面、涂飾層脫落。鞋幫縫合線和幫底粘合縫無斷線、鞋幫縫合線整齊,膠粘幫底結合部位平整無溝坎、無虛縫和開膠。鞋里材料應觸感細膩、色澤均勻。
2.用手觸摸鞋腔,查看有無不平整、刺手現象;按一按鞋子內部。檢查鞋子前掌部位是否太薄,后跟部位是否夠軟且回彈及時。前掌部位太薄易使人感覺硌腳而影響行走舒適性。后跟部位是行走緩沖吸能的主要部位,應軟硬適中,有2—3厘米高,以便有良好的回彈性能。
3.對折一下鞋底。對折時彎曲的地方應在穿著時的彎折處。檢查彎折時的剛度,過軟或過硬都不利于穿著舒適度。同時彎折時注意彎折部位有無幫底開膠等異?,F象。
4.捏一捏鞋子的后跟部位和前部包頭。后跟和前部包頭不宜過軟,應有一定的硬度。鞋子的后跟部位應有足夠的硬度,才能在行走過程中保護踝關節,防止踝關節受力傾斜而導致意外崴腳、扭傷。鞋子的前部包頭,也需要足夠的硬度,以防止磕傷、踢傷、砸傷腳趾。
5.兩手對擰一下鞋子。如果鞋子太容易變形,說明鞋子過軟,穩定性較差。老年人足部關節骨骼相較年輕人更加脆弱,腿腳力量也相對較弱,過軟的鞋子無法給腳部提供有效支撐,易造成腳部扭傷;太硬則影響穿著舒適度,行走易疲勞。
6.聞一聞鞋子有無異味。刺鼻的氣味很有可能和鞋內殘留的有害化學物質有關,若有明顯刺鼻氣味的,切勿選購。
7.試穿時,盡可能左右腳同時穿,走幾步,感受穿著舒適性,腳趾前至少留一厘米,盡量選擇幫面材質柔軟、透氣性好的鞋,盡量避免塑料等不透氣材質。最好選擇粘扣等固定方式,因為鞋帶不僅容易松開,還會增加老人被絆倒的風險。
來源: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當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