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信息索引號 | 014006438/2025-05585 | 生成日期 | 2025-10-17 | 公開日期 | 2025-10-17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無錫城建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附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無錫城建發展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報告 | ||||
2024年,無錫城建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建發展集團或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無錫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國資委工作要求,聚焦“6431”總體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城市建設主力軍、美好生活創造者、產業發展新動能”職責定位,全面履行社會責任,服務本市經濟社會發展。
一、公司概況
(一)公司簡介
城建發展集團成立于2020年12月,是無錫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國有經濟結構布局,提升市屬城建類企業市場化經營能力、規模實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重點打造的資質高、實力強、實體化運行的城市建設現代企業集團。集團定位為集投資、建設、管理、運營為一體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主體和市場化綜合運營服務商,經過近年發展,打造形成了以五大運作平臺和三家專業公司為核心的“5+3”發展格局。截至2024年末,集團總注冊資本402億元,資產總額(合并口徑,下同)1630.18億元。集團自2022年起連續三年入圍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排名累計上升88位。
(二)發展戰略
“十四五”期間,城建發展集團以推動無錫市城鄉建設發展為使命,大力推進“6431”戰略,即:打造六大業務板塊(城鄉建設、城市運營、生態環保、綜合開發、資產運營和產融服務),實施四大發展戰略(黨建引領、集團管控、協同發展、市場化經營),構建三大主體集群(AAA信用企業群、產業基金群、上市公司群),投資一批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區域開發、社會事業等),支撐城市品質升級、城鄉面貌煥新、城市文脈延續、城市品牌塑造,實現市場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三)公司治理
城建發展集團按照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持續落實深化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要求成效,按要求組織實施監事會改革、完善公司章程,進一步修訂“三重一大”等制度,不斷完善集團法人治理結構,提升決策運行質效。持續深化內控機制建設,動態推進集團及所屬企業制度更新調整,健全合規管理體系,規范業務流程;深化法治國企建設,集團成功申報并獲授為“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之一,積極開展立法建言獻策工作,助力法治無錫建設。持續完善風險防范機制,深化資金、資產、投資管理等信息化系統建設,推進數字賦能與重點業務深度融合,促進全要素覆蓋、全流程管控;統籌抓好對外投資、意識形態、網絡輿情、涉法涉訴等領域風險防范化解,不斷提升合規經營水平。
二、經濟責任
(一)2024年度經營業績
2024年,城建發展集團實現營業收入8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8.45億元。對照年度計劃,扎實推進投資工作,全年落實市屬國企重點項目投資金額超135億元,經濟運行和企業發展整體保持良好態勢。
(二)可持續發展
1. 城鄉建設加速推進。統籌實施古運河(東門段)城市更新項目,完成古運河(東門段)城市更新項目濱水空間“一河四園”景觀建設,火車站南廣場片區被列為全國5個老舊火車站及周邊街區統籌實施更新改造試點項目之一。運河藝術公園作為全市唯一入選全國首批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可復制經驗清單。友好園北側生態園項目完成更新,太湖廣場片區整體出新,周邊受益人群超150萬。有序推進殘聯二期竣工驗收,江大附院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基本完成建設。深入推進萬馬村“水韻原鄉”項目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一期建設,景觀先行區竣工驗收。
2. 產業升級多向發力。推動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海冠智谷科技園順利開園,并獲得市級孵化器資質,中瑞生態城雙碳示范街區全面建設,宜興滆湖綠色科創園暨未來膜科技智造園開工。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參投垣信衛星、西銳飛機增資等項目;與航空工業集團所屬中航通飛簽約,以投租聯動和投招聯動推動國產大飛機“鯤龍”AG600投用與城市低空產業招引,助推我市“空天經濟”發展;與徐工集團合作推進電池銀行及工程機械租賃產業項目。聚焦數字智能、綠色低碳和高鐵經濟,作為唯一地方國企參與同濟大學高鐵及站城融合研究院戰略合作項目簽約,開展全方位校企合作;牽頭組建太湖研究院,聯合天津工業大學等成立市高端膜研發聚合平臺,主導編制《無錫市高端膜材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助力我市未來產業發展。
3. 服務民生有力有序。聚焦“住有所居”,建成投用保租房430套;推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及銷售,積極探索“先租后售”“共有產權”等模式,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剛需。延伸住房擔保服務鏈,優化線上服務功能,配合商品房“以舊換新”政策開展公積金貸款業務,托起更多百姓“安居夢”。聚焦“住有樂居”,以“物業+”理念打造更多惠民場景,年內新增惠老助餐點2處、“佳鄰家”便民服務站3個,既有住宅新梯加裝竣工交付超100臺,創新建成交付全市首臺“電梯公交”,推動全市首家市屬國企辦托金禾托育園正式運營。聚焦“住有宜居”,促進“城市管家”提質擴面,助力打造最干凈城市;拓展“先離后付”“錯時共享”等數字生活應用場景,完成永定橋、友好園標準化場庫建設,建成10處24小時便民洗車站,增強車主服務黏性,持續提升市民出行舒適度。
4. 科技創新不斷深入。縱深推進“數字城建”工程,編制集團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規劃,圍繞城市更新、智慧停車等領域深化與行業頭部企業合作,實現全市首例停車數據資源入表并獲得數據資產掛鉤貸款。不斷強化創新驅動,集團累計獲得179項專利、59項軟件著作權;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定向結構板,實現了裝配式木材的國產化替代;持續開展“揭榜掛帥”,集團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家,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達到4家,環保集團、湖泊公司牽頭制定的《無錫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工程二次污染防治技術指南》等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所屬城科慧建公司參編國家級“無障礙平層入戶加裝電梯解決方案”及相關標準。
5. 品牌效應不斷彰顯。組織舉辦產城融合發展大會,落地重點項目金額50億元,吸引40余家企業或機構加入“城市合伙人”計劃。集團連續獲評年度城市更新攻堅獎,累計獲得“中央財政海綿城市補助資金”超6000萬元。“梁溪河十里畫廊”全線煥新項目獲得無錫市第四屆“民心工程獎”金獎,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圖書館裝修改造項目等2個項目獲得“2023-2024年度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運河藝術公園夜景照明設計獲“中照照明設計三等獎”;梁溪河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等2個項目獲評“2024年度江蘇省海綿城市示范項目”;運河公園片區城市更新項目等5個項目獲評“2023年省級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工程”,占全市上榜數量的35%。財通公司經營規模穩居全省商租類企業首位,榮獲“2024年融資租賃行業卓越領軍企業”。“無錫停車”智慧管理平臺獲評2024年度城市停車“一張網”示范平臺。
6. 人才隊伍持續優化。集團始終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圍繞集團“6431”發展戰略,在重大項目與重點工作中識別、培養和使用干部。注重加強對優秀年輕干部的實踐鍛煉,在城市更新、產融服務、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選派年輕干部牽頭攻堅,培育引領城市建設的先鋒力量,干部隊伍年齡結構持續優化。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分層分類培訓機制,所屬企業開展“藍青工程”“城青1+”“揚帆計劃”“X金計劃”等人才培養計劃,持續推動干部和人才隊伍能力建設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三、社會責任
(一)誠信經營和依法納稅
城建發展集團嚴格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依法合規開展業務。堅持依法納稅,2024年集團本部及各所屬企業共繳納各種稅款10億元;集團所屬財通融資租賃公司連續第3年榮登無錫市年度納稅百強榜單。集團按照要求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2024年度報告并公示,建立信用評級信息管理體系并定期更新,完善集團信用評級管理機制,不斷強化企業信用建設,集團體系內有國內主體信用“AAA”評級企業4家、“AA+”評級企業3家、“AA”評級企業2家。集團本部國內主體信用為“AAA”最高等級,國際評級“A+”為全國同類地方國企中最高國際信用評級。
(二)促進就業和員工保護
集團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實施規模化招才引智活動,2024年開展10余場次專項招聘,引進各類人才超500人;實施應屆畢業生倍增計劃,引進應屆畢業生近80人。集團秉承以人為本理念,尊重員工個人利益,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建立科學的員工薪酬制度和激勵機制,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編制《人才招聘引進操作管理規范》《用工管理指引》《干部選拔任用操作指引》等文件,進一步提升企業人才引進與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加強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組織建設,依托基層企業年內打造“勞模工作室”2家;關注員工身心健康,堅持每年為員工進行健康檢查,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扎實做好走訪慰問,辦好員工活動,增強全體員工歸屬感幸福感,促進企業和諧發展。
(三)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城建發展集團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工作要求,扎實推進“清單化”責任體系建設,緊盯新《安全生產法》實施節點及新業務發展,建立《小微工程安全管理辦法》《新領域、新業態安全管理工作指引》等制度,確保安全生產全覆蓋、零缺位。堅持抓好日常監督檢查,結合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防汛安全、燃氣安全專項整治等專項行動,構建“日常+專項+節點”檢查機制。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效能,強化科技創新賦能,深化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使用,推廣無人機低空巡檢等措施,加快構建“人防+物防+技防”體系;堅持落實全員安全,編制安全生產應知應會手冊,聯合專業單位以實戰演練、桌面推演等形式加強安全培訓,促進全員知風險、全員會防控。
(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集團全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內宣聚人心、外宣塑形象”為目標,積極深化與媒體合作,聚焦集團發展成果關鍵亮點加強宣傳,全方位展現發展成果。堅持黨建引領,構建了“1+5+X”為核心的集團黨建品牌矩陣,集中發布了集團“承載使命 踐行致遠”黨建主品牌,“城心共建”統戰品牌和“青心城建”共青團品牌和形象LOGO,推動2家所屬企業立足產融服務和物業服務優勢,促進“黨建鏈”與“產業鏈”同頻共振。深入實施“1+N”廉潔文化品牌戰略,組織開展“510”思廉日系列活動、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建強“城建清風”宣教陣地,推動廉潔文化建設深入人心。
(五)社會公益和慈善活動
城建發展集團長期熱衷于社會公益事業,連續多年組織開展慈善一日捐、紅十字人道萬人捐等募捐活動,2024年累計捐款約17.7萬元,連續多年獲得“無錫市慈善一日捐優秀組織獎”榮譽稱號。積極選派干部任“雙百行動”幫扶村第一書記,推進強村富民工作,邀請相關單位共同探索村企合作項目,落地芳橋街道公共場庫充電樁建設及節能改造項目。充分發揚志愿服務的優良傳統,圍繞文明創建、生態環保、尊老愛幼、友鄰便民等主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40余場次,參與無償獻血50余人次。
四、環境責任
(一)提高資源利用率
積極參與全市“無廢城市”建設,投資建設的無錫市首座活性炭再生中心順利點火運行,項目獲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補貼,有力推進無錫市以及周邊地區涉VOCs廢氣排放企業的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大力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聚焦高端膜賽道,所屬環保集團加入無錫市高端膜材料產業發展工作專班,成為中國膜工業協會理事單位,組織11家產業關鍵單位聯合創建無錫市“工業領域減污降碳先進膜材料制備及應用關鍵技術”創新聯合體,打造的“高端膜材料減污降碳協同應用”模式被國家有關部門列為“產業鏈延伸與耦合協同”典型范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新增和改造1萬個集中式智能非機動車充電位,累計完成超5萬個充電位的建設,服務范圍超過200個社區及公共區域,安全充電服務超過680萬人次。立足本地停車服務,自主研發AI智慧照明系統,完成勝利門等自營項目及蠡園開發區創意園、湖濱北苑停車場項目的節能智慧照明改造,節能降本率平均超過80%。創新發展綠色金融,成功發行全球首單可持續發展玉蘭債,并在香港、澳門、法蘭克福三地掛牌上市;成功發行全國首單地級市租賃公司可續期公司債、江蘇省首單租賃公司綠色中期票據,助力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環境保護
積極投身新一輪太湖治理工作,落地梅梁湖區濕地帶試點工程、834太湖清淤的尾水達標處理項目,開展2024年無錫市問題支浜支流及蠡湖入湖河道排污口排查整改效果核查項目,參與太湖大堤防汛護坡應急搶險工程,筑牢綠美底色;投資實施宜興滆湖西岸EOD項目列入了首批中央生態環保金融支持EOD項目儲備庫,并引入國家綠色發展基金,5個子項目全面推進,其中湖濱生態緩沖帶項目完工驗收,數字生態養殖項目一期進入試運營,綠色科創園暨未來膜科技智造園開工,促進了生態保護與產業開發有效融合。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集團已初步構建起覆蓋投資、設計、智造、施工、運維的現代木結構全產業鏈生態圈,“高性能定向刨花板”榮獲第七屆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在建的中瑞低碳生態城雙碳示范街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裝配式混合木結構綜合街區,新疆那拉提哈茵賽項目讓傳統民族文化在現代建筑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發展的布局之年。城建發展集團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主責主業,切實發揮國有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功能性作用,力爭在重大項目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民生服務保障、體制機制創新等關鍵領域實現新突破,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為全市發展大局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無錫城建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