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22 07:42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傍晚,夕陽西沉,太湖湖面泛起金光。湖邊,近湖路夜市開始忙碌起來,攤主沿路兩側擺好了休閑桌椅。不一會兒,四面八方駕車而來的市民擠滿了夜市,或品嘗草根美食,或休閑娛樂。
今夏,類似的場景每晚都會出現在無錫全市各地,夏夜的煙火氣和文化潮、運動風填滿了悠閑時光。各類外擺和市集激發城市煙火氣的背后,是全市城管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因地制宜、包容監管打造“夜市經濟”的為民情懷。據統計,近一年來全市已形成特色集市43個,商業街區設置外擺位55處。跨越寒暑的“夜市經濟”正在成形。
回應民生需求
市集怎能沒有燒烤
從外擺設置,到夜市火爆,對城市管理的挑戰層層“遞進”。
近三年,無錫城管部門聚焦外擺、攤點等“小切口”服務事項,陸續出臺了《惠民生促發展規范攤點市容管理工作導則》《無錫市疏導點設置管理指引》《無錫市外擺位設置管理指引》等,因地制宜設置外擺位,進一步支持服務企業、商戶和群眾,形成了湖濱商業街、南長街等外擺聚集區,提升了城市煙火氣。
外擺畢竟是店鋪的一部分,且絕大部分為餐飲,一般集中在網紅街區,管理服務模式日益成熟。而今年以來,無錫陸續在一些地區出現了自發形成的“夜市”,但因衛生差、噪音大、交通堵等被周邊居民投訴。
夜市,怎么才能管理好、服務好?
位于新吳區新安街道的近湖路夜市,最為典型。滿是櫻花的近湖路今年春季自發形成了后備箱集市之后,一夜走紅。夜市的火爆猶如一把雙刃劍,在帶來消費活力的同時,無序發展也對環境衛生、周邊交通、居民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新安街道城管部門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以“疏堵結合”為思路,按照“攤主自治+服務管理”的理念,聚焦外擺管理、交通疏導、食品安全、市容秩序、生態環境等重點環節,迅速啟動疏導點設置準入流程,護市、暖市的同時強調規范經營,既解決民生訴求,又為攤主提供低成本創業空間。
夜市還有一個“標志物”,同樣也是管理難點。“沒有燒烤的夜市就沒有了靈魂。”7月初,專程從錫山區錫東新城駕車30公里來近湖路逛夜市的王小姐如此評價。大部分市民樂見夜市中有燒烤,解決油煙問題也成為燒烤入市的關鍵。辦法總比困難多,城管部門不是簡單地禁止,而是很快找到解決戶外燒烤油煙收集的方法。如今,首批4個燒烤攤位出現在了夜市中。目前,近湖路夜市單日吸納超130個攤位進駐,高峰人流達1萬余人次。
優化柔性監管
保障市集運營有序
今夏,堰新睦鄰中心廣場一改過去夜晚冷冷清清的景象,1500多平方米的特色外擺集市紅紅火火,吸引了周邊堰新家園、金惠苑、名園等小區居民前來休閑消費。“現在晚上出門就能逛集市,有吃有玩,還可以和鄰居交流,夜生活豐富了。”家住堰新家園的張女士帶著孩子一起逛夜市。夜市的出現,不僅提升了社區的商業活力,也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
夜市活力的背后是城管部門的柔性監管。為確保外擺經濟健康有序、兼顧市容環境,惠山城管創新管理模式,由城管部門與市場物業管理人員組成“外擺管理聯合小組”,從商戶報備經營、規范經營時間地點,到環境衛生維護、商品質量把控、安全秩序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細致規定,為集市的規范化運營提供了明確指引。堰橋街道城管部門片區負責人費秋云介紹:“柔性監管之下,商戶們現在都養成了自覺維護秩序的習慣,很少出現城管人員出面‘硬管理’。”
同樣在柔性監管之下,“天上村前”歷史文化街區展現出別樣的夜間經濟活力圖景,比煙火氣更多的是文化氣息。人們在青石板路兩側涼棚下的咖啡座上,或品咖閑談,或捧書閱讀。而村中心廣場上的“星野漫游?村前夜巷”主題夜市,以音樂現場、沉浸直播、煙火美食、微醺體驗四大核心模塊,成功打造了年輕人的夜間社交場。
柔性監管之下,夜市商戶普遍自覺自律,城管部門得以將更多精力用于細節服務。新安街道城管中隊為缺少基礎環衛設施的近湖路配備了3個臨時公廁、10個垃圾桶、8名保潔人員,攤主們也自備鋪設地墊防油污,實現“垃圾當日清、路面無異味”。據了解,城管部門還為多個夜市引入數字化監管平臺,實時掌握經營數據、攤位營業情況、健康證有效期等重要信息,保障市集有序運營。
鏈式思維引航
讓市集從夏旺到冬
錫山區的“足球夜市”嘉年華在今夏格外熱鬧,從東亭老街、查橋商業街外擺夜市、九里倉輕文旅街區,到蕩口古鎮、農博園、藍光五彩城美食夜市,處處都有“看賽事+品美食+享游戲”的沉浸式夏夜狂歡,“蘇超+夜市”讓參與夜間消費的市民收獲了雙倍快樂。
“蘇超夜市”的出現,得益于無錫城管以鏈式服務為支撐,讓治理過程更高效。“準入審批—秩序管理—執法保障—協同治理”全鏈條服務體系,既守住底線又激發活力,既提升效率又保障透明,實現了“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良性互動。這在老城區的夜市設置上尤為明顯。太湖廣場的“蘇超之夏”歡購夏夜市集,串聯起啤酒消費、美食體驗、外貿優品市集和大宗商品展區拓展消費場景;西水東商業街的民謠啤酒節,從音樂到體育,多主題活動接力,構建起“日夜銜接、多元沉浸”的消費生態;明珠廣場“夏浪奇遇·潮聚明珠”活動,在二次元經濟的深耕與業態創新的融合中,為年輕群體打造了獨特的夜間天地;運河匯·飛鳥集則另辟蹊徑,聚焦寵物經濟打造獨特夜間生態。在梁溪城管的鏈式服務之下,這幾大場景各自突破單一業態束縛,緊扣新型消費趨勢,讓每個人都能在夜色中找到歸屬感。
以近湖路夜市為范本,城管部門服務夜間經濟“煙火氣”與“規范化”并行的成效持續釋放。不過,根據往年經驗,很多人擔心天氣轉涼以及“蘇超”結束后,各類市集會冬眠,好不容易火起來的夜間經濟又會熄火。
為此,城管部門將有“暖冬行動”,助力夜市經濟跨越寒暑,全年無休。在城管部門的支持下,新吳區正在打造一個室內恒溫的超級大夜市——“南方夜市”。這個占地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大規模室內夜市,位于江溪街道1969創意工場內,由原先的不銹鋼市場大倉庫改造而成,將有300多個攤位,全國34個省份的小吃美食將集中于此。據測算,“南方夜市”開張后,日均人流量可達5萬人次。作為鏈式服務中的重要一環,城管部門正在協助主辦方同步規劃改造停車場,預計將新增600個停車位,屆時區域內停車位總數可達1400個左右。據悉,“南方夜市”將在今年國慶前后開市。
從臨時市集到“網紅夜市”,再到“2.0版”市集,城管部門將不斷深化民生需求和城市治理的融合,讓夜經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肌理之中,承載起社交、休閑、消費等多重功能,成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