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7-17 08:38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7月16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5年上半年移民管理主要數據。今年上半年,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占比71.2%,同比上升53.9%;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簽發口岸簽證43萬證次。亮眼數據見證中國持續深化移民管理領域制度型開放、便利中外人員往來的生動實踐,彰顯中國持續以“政策紅利”釋放“開放紅利”,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中國動力。
政策優化是免簽數據攀升的核心引擎。今年以來,中國新增印度尼西亞為240小時過境免簽國家,使適用該政策的國家增至55個;實施東盟國家旅游團入境云南西雙版納免簽政策,便利區域旅游合作;與烏茲別克斯坦、馬來西亞等國簽訂全面互免簽證協定,并對巴西、阿根廷等9國單方面免簽。這些舉措不僅延長了停留時間、擴大了活動區域,更通過簡化手續、優化服務,讓外國游客“說來就來”的體驗感顯著提升。
經濟拉動效應在數據中清晰可見。免簽政策直接帶動入境游消費增長,上海、北京等地外籍人員支付服務量成倍增加,廣州口岸多語種服務覆蓋更廣。攜程數據顯示,適用免簽政策國家游客訂單占中國入境游三成以上,部分新增免簽國旅客訂單同比增長超100%。從東南亞包機游東北到歐美游客深度體驗少林功夫,免簽政策正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激活文旅、商貿、交通等多領域消費潛力。
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是開放更深層的價值。當韓國游客“周五下班來中國”成為社交媒體熱潮,當日本旅客因免簽政策專程體驗中國滑雪資源,當海外博主通過視頻打破西方對華刻板印象,人員往來已超越經濟層面,成為文明互鑒的橋梁。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通過免簽入境的外國人中,跨省深度游比例顯著上升,外國游客從“打卡式”觀光轉向“沉浸式”體驗,中國的發展故事正通過個體敘事走向世界。
制度型開放的中國方案更具全球示范意義。從與157個國家締結互免簽證協定,到試點實施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從優化支付、住宿等配套服務,到嚴打妨害國(邊)境犯罪維護安全,中國在擴大開放中統籌便利與安全。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評價,中國單方面免簽政策是“助力全球旅游業回暖的重要舉措”,而240小時過境免簽、區域性免簽等創新,更展現出政策設計的精細化和系統性。
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合作的機遇越來越多。當1364萬外國游客用腳步丈量中國,當71.2%的占比印證政策成效,一個更加開放、自信、包容的中國,正以實際行動為動蕩變革的世界注入確定性,與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繪繁榮圖景。
來源:無錫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