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4-08 07:20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近年來,無錫邊檢精準把握服務駐地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提升移民管理工作新質戰斗力這一關鍵課題,乘勢而上、主動作為,全力融入口岸發展建設大局,以守國門、護平安、促繁榮為重任,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模式,持續提升服務效能,為打造更加開放、安全、便捷的口岸環境貢獻力量。
悉心暖心 擴容對外開放“朋友圈”
“Welcome to Wuxi!”2025年3月21日下午,ZH674航班落地無錫碩放機場,無錫邊檢站民警尹晨東迅速為加拿大籍旅客湯普森和伊萬辦理過境免簽手續,這是兩人第一次來中國,首站便選擇了無錫,便利的免簽政策、順暢的通關體驗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對無錫之行充滿了期待。
2024年12月17日,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落地無錫。無錫邊檢站聞令而動,第一時間成立“240過境免簽政策”保障專班,實地指導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主動對接機場集團、航司等部門設置辦理專區,還配套實施一系列服務措施,例如縮短候檢查驗時間、自助填報入境卡、組建多語種服務隊等,讓外國旅客在入境第一站就體驗到中國游的便捷。
口岸開放到哪里,邊檢服務就跟進到哪里。針對服務對象關注的查驗速度、通關體驗等問題,該站先后推出優化人工查驗模式、啟用外國人入境卡自助填報終端等多項舉措,方便人員入境,持續提升“錫”引力。“以往手填入境卡比較費時還容易出錯,現在我們在手機上就能填報,掃描二維碼十幾秒就能打印好,方便多了。”從“筆尖”到“指尖”的跨越,讓經常來錫探親的韓國旅客金女士直呼“絲滑”。
政策開放,服務便利,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國際會議更加青睞這片土地,總臺春晚無錫分會場、無錫“國際月”暨國際賞櫻周、無錫馬拉松等相繼落地。為保障與會人員入出境順暢,該站堅持“一機一策、一事一策”原則,加強與聯檢單位溝通協作,抽調精通日語、韓語、意大利語的民警組建外語小隊,規劃調整重大賽事、會議專用通道比例,以專業規范、文明高效的服務完成了多場國際活動保障,城市“會客廳”的支點作用進一步釋放。
勇探勇拓 鋪就經濟發展“快車道”
“報告,A330貨運航班檢查完畢,已關艙!”2024年4月16日凌晨5時,隨著執勤一隊民警陳新源的匯報完畢,滿載著56.4噸跨境電商貨物的A330全貨機從無錫碩放機場起飛,標志著國內唯一一條由墨西哥本土航司執飛的中墨貨運航線正式開通,填補了江蘇省拉美貨運航線的空白,也為更多國貨搭建起通往拉美地區的“空中貨運走廊”。“從邊檢民警登機清艙到手續辦理結束只要十幾分鐘,給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墨西哥貨運航空公司代辦王玥為無錫邊檢民警的高效服務連連稱贊。
如何讓邊檢通關效能匹配“中國制造”出口速度?優化查驗流程是關鍵。無錫邊檢主動對接海關等部門,針對大宗商品、生鮮產品與民生物資,開辟“快捷通道”“綠色通道”,確保國際航班進港零等待、出港零延時。截至目前,累計保障國際貨運航班1028架次,跨境電商貨物160余萬票,為企業節約資金120余萬元。
隨著日韓一批批重量級外企在無錫落地開花、生根結果,無錫邊檢迅速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為精細掌握服務對象訴求,先后派員40余次赴日、韓等國駐錫商會、高新區涉外企業調研,建立駐錫外企出入境檔案,與30余家重點企業面對面問需、一對一送教,主動上門普法,收集外國人首次來華意見,不斷優化流程,持續釋放的“錫”引力。
善作善成 構筑國門安全平安盾
2024年12月初,執勤二隊民警蔡峰在執行出境勤務時,一名眼神閃避、神態慌張的旅客引起了他的注意。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蔡峰和同事將該名旅客帶到前置審區,經過細致詢問與數據碰撞,他們快速發現線索并鎖定嫌疑人。這是該站第4次運用“前臺預審+后臺研判”查緝模式精準打擊跨境違法犯罪。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出入境客流量激增、簽證種類變多、人員構成更加復雜,如何進一步提升口岸管控能力成為重大課題。無錫邊檢建立一體化指揮平臺、重塑指戰模式、構建“研交督辦結”執行閉環,堅持“專業+機制+大數據”的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我們通過搭建數字預警模型,分析潛在違法行為,進行分級分類處理,效率較人工篩查提升了20倍以上,實現精準預警、有效防范。”執勤五隊隊長何超介紹。
“以往客流高峰時期,上百名旅客同時通關,需要增派好幾名民警,現在1名民警就能在指揮中心通過新系統同時監測所有通道通關動態。”提起新系統,何超滔滔不絕,他口中的新系統就是新型口岸智能化視綜系統,“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利用該平臺的相關功能,幫助旅客快速找回丟失的行李、物品,其效率遠高于傳統人工錄像倒查。”
物防是基礎,人防是根本,國門安全無虞的根本離不開強有力的隊伍管理、精而專人才梯隊。該站在育警工程上下功夫,從適崗歷練到跟崗鍛煉、精崗淬煉,推出“青藍”幫扶工程,形成新老互動、典型輩出良性循環,幾年時間,就有10余個集體、40余名個人獲得省部級以上榮譽,隊伍優秀基因密碼愈發明晰,越來越多的優秀集體和個人在這片沃土向陽生長。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