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21 06:41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威巴克,這家全球汽車減震器領域銷售和研發領先的德國企業,20年前就落戶無錫高新區梅村,如今威巴克無錫已成為集團的亞太區總部。“我們始終看好中國市場,持續加碼增資擴產。”威巴克空氣彈簧事業部總監托馬斯·列斐伏爾說,從全球化和中國市場戰略考慮,集團把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乘用車用空氣彈簧項目引入了無錫,3月18日,首條空氣彈簧無錫生產線正式批產交付。
3月20日,托馬斯·列斐伏爾應邀參加了在梅村舉辦的“對話歐洲”——綠色“智”造創新合作交流會,與中歐政企界嘉賓齊聚一堂,共商中歐合作新機遇。中歐有著深厚的合作基礎和廣闊前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下,綠色轉型和數字化創新,已成為雙方合作的新賽道。
作為全市中歐合作的典范,無錫高新區與歐洲各國多年來在經貿、科技、產業、文化等領域深入合作,區內優質歐盟企業和項目林立,形成了具有高新特色的“歐洲組團”。博世汽車無錫工廠、施耐德電氣無錫工廠、阿斯利康無錫供應基地3家歐洲企業創成“燈塔工廠”,是全國擁有“燈塔工廠”數量最多的國家級高新區。在各類國際合作伙伴中,無錫高新區與歐盟企業的伙伴關系尤為密切,德國、法國、波蘭、荷蘭、瑞典等國170家企業累計在該區投資150億歐元,2024年銷售約1200億元。
共話機遇,共贏未來,無錫高新區將加速導入歐洲高端產業、前沿技術和頂尖人才,加快打造中歐經貿合作的“無錫樣板”。當天,德國高綠精密擴產項目等一系列綠色“智”造重大中歐產業項目集中簽約落地無錫高新區。“這里是企業發展的福地,政府竭盡全力提供優質服務、保障到位,給了我們長期投資發展的巨大信心。”德國高綠精密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艾黎熹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介紹說,高綠擴產項目計劃新增投資2億元,新建5條新能源電動汽車BMS(電池管理系統)配件生產線、2條新能源汽車混動汽車電驅系統配件生產線及1條新能源儲能設備配套部件生產線,項目達產后,具備年產50萬輛新能源電動汽車配件、100萬輛新能源混動汽車配件和40萬套輛新能源儲能配件的規模。
畢業于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的楊美慧,帶著國外先進的高光譜視覺新型器件及工藝技術回國,將無錫高新區作為產業化落地的創業之地。作為飛鳳計劃領軍人才的她,在大會上與一批中歐高層次海外人才共同簽約落地了產業化項目。楊美慧告訴記者,目前她創立的企業彩鴻芯宇已經在高新區注冊成立,研發的高光譜工業攝像頭模組下個月即將量產,今后,以高光譜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裝備產品將從工業向醫療、農業、消費等領域拓展,預計年產值將超過2億元。
在無錫高新區梅村,一幅中歐合作的宏大藍圖正徐徐展開——總規劃面積24.5平方公里的無錫中歐產業創新區蓬勃建設中,其中7.7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啟動區載體已初具雛形,“一核兩軸四區”的空間格局正在打開,中德、中以、中法和中瑞四大國際產業合作子園區均有條不紊推進中。這里,可以成就中歐合作的“雙向奔赴”,成為“高新智造”融入“全球鏈”的新舞臺,也向世界展示出高新區經濟的超強韌性和巨大吸引力。
跨越山海、攜手共贏,梅村有自己的獨門秘籍——牽手專業“合伙人”,推動中歐合作“更上一層樓”。大會上,法國人工智能產業協同聯盟、德國機器人產業協同聯盟和意大利Fibreconnect科技產業聯盟同時揭牌成立。“這三大產業聯盟代表了中歐產業創新區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將成為推動中歐產業協同創新的重要力量。”梅村街道黨工委書記吳煒說,這三大聯盟成立后,將作為鏈接中歐雙方合作的橋梁,全力推動中歐在資本、技術、人才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敞開懷抱,全球招商納才。大會上,中歐產業創新區全球招商三年行動綱要發布。綱要提出,從現在到2027年末,無錫中歐產業創新區將圍繞智能汽車、高端裝備、綠色能源、美麗健康以及未來產業“4+N”新質產業集群,發揮龍頭項目帶動作用,強化招商引資,奮力建成新質、綠色、宜居的世界級國別合作示范區。根據規劃,三年后,中歐產業創新區將集聚歐洲跨國公司項目100家以上、歐洲科技創新企業200家以上、歐洲產業創新中心10家以上,年產出規模3000億元。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