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20 06:43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就像有了一個管家,隨時關注并提醒你專利申請到哪個進度了,不會因錯過哪個環節而影響產品上市!”3月18日,一家數字設備制造企業負責人接到經開區知識產權局工作人員的電話,根據“知服通”專利申請平臺上AI管家的提示,該企業一項專利已在公開實質審查階段超過了1個月。工作人員詢問企業情況并給出了下一步的建議,讓這位負責人豎起大拇指。記者了解到,為提升企業專利申請效率,由經開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聯合南京專利代辦處無錫工作站打造的“知服通2.0”本月正式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技術,實現24小時AI在線監管,企業的專利申請邁入智能化新階段。
從申請提交到授權證書核發,知識產權流程冗長復雜。企業專利申請常因信息不對稱陷入盲目申報,或為保護核心技術導致保護項不清楚被駁回。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發明專利實質審查駁回率高達28.7%,其中63%源于申請前的盲目布局與申報準備不足。而駁回后修改、重新申報等各環節銜接緊密,企業或代理公司需時刻緊盯進度,一旦延誤,不僅申報時間拉長,市場也將流失。無錫一家光纖模塊制造企業研發出一款智能充電設備后,滿心歡喜地申請專利,搶占市場先機。但申報材料因缺乏新穎性被審查員駁回,因代理人員疏忽發現被退回時已是1個月以后,等企業重新完善申請材料,一來一回耽誤數月,競爭對手趁機推出類似產品,企業前期研發投入全打水漂,市場份額也被蠶食。
“接入DeepSeek后,每一個節點都有AI盯著,然后專員主動聯系,傳統‘人找流程’升級為‘流程找人’。”“知服通”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就等于在代理機構服務基礎上又開辟了一條線上的24小時服務渠道,對專利申請全鏈條實時監控。
“以前都是靠‘鐵腳板’上門詢問企業服務需求,效能有待提升。現在通過‘AI預判+人工干預’的模式,服務響應時效從行業平均的48小時壓縮至6小時。”經開區知識產權局人士介紹,目前經開區有近百家企業被列為知識產權培育服務對象,細分成初創期企業、發展期企業和上市準備期企業。AI面向這些企業分層建庫,如圍繞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網、未來產業等重點產業細分分支,提供差異化的知識產權服務。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