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22 12:31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近年來,我國加快數字化發展戰略部署,全面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發揮重要作用。無錫是我國物聯網啟航之城,也是國家唯一的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十四年產業深耕,一批物聯網賦能行業發展典型案例涌現。聚焦物聯網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在2023物聯網博覽會召開之際,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推出系列案例解讀,旨在通過典型案例的經驗總結和推廣,助力物聯網更好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流程自動化“三倉合一”智慧存儲物流場景:助力鐵心行業精益化生產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點的智能制造已成為發展趨勢。變壓器鐵心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也不例外。
為改善制造弊端、突破技術壁壘,無錫普天鐵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天鐵心”)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鐵心生產制造過程深度融合創新,打造全流程自動化“三倉合一”智慧存儲物流場景,實時檢測、實時處理、實時控制生產線工作狀態以及環境等相關信息,使得生產、配送過程高度信息化、自動化、精益化,顯著提升生產效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獲評2022年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優秀場景。
高承重、三倉合一 智能立體倉庫
變壓器鐵心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行業整體存在勞動生產率不高、資源能源浪費嚴重和產品性能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普天鐵心作為國內低噪音及低鐵損等種類最齊全的鐵心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立足行業、探索先行,創新打造“智能倉儲+精準配送”應用場景,在導入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集成與互聯的基礎上,建設智能化立體式倉儲物流系統,使復雜工藝在不同工序之間能夠無縫銜接,實現產品從原材料出庫到成品入庫全流程的信息化、自動化、精益化,2022年入選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優秀場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聚焦生產材料管理,2018年,普天鐵心開啟二期智能化工廠改造,打造高承重、三倉合一的智能立體倉庫,將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有序存放在6層立體倉庫內,解決業內此前材料及成品存放難題,且每層之間無應力影響,保證產品性能質量。
同時,該智能立體倉庫集成應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總控中心(ECC)、公司協同辦公管理系統(OA)、云計算技術等,依據“先進先出、發陳儲新”的出入庫原則,對原有人工物料存儲進行系統管理,確保收貨、退貨、出入庫、產線配送、產線退料等作業數字化和自動化,探索出一條以精益生產進階“工業4.0”的轉型升級之路。
系統集成打通生產、運輸 各環節數據資源
“普天鐵心推進精益化生產的基本思路,就是將人與人、人與設備、設備與系統之間高效連接。”普天鐵心CIO史碩俊說。
基于智能立體倉庫,普天鐵心將信息化軟件和智能裝備控制終端聯系結合,進一步集成智能倉儲系統(WMS系統)、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系統)與智能物流裝備,將立庫與立庫之間、立庫與縱、橫剪設備之間互聯互通,生產過程中物料完全自動軌道轉運,并根據生產需求智能排列物料順序、規劃最優路徑,實現各環節數據資源的互通、共享、分析與應用。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智能倉儲系統(WMS系統)智能分選物料,由智能堆垛機自動定時、定量配送到縱剪、橫剪及包裝設備上;智能倉儲系統(WMS系統)再對智能堆垛機設備實時定位,采用智能調度算法依據物料存放區域計算最優選料路徑。在計算機的監控下,智能堆垛機設備無需人工駕駛,即可自動沿著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到達指定地點,實現點對點自動轉運,確保物料精準配送。
同時,基于條碼技術,該場景還實現了立庫物料信息實時跟蹤與追溯,通過產品批次號可掃碼查閱出料信息、物料歷史移動軌跡、物料信息等批次信息,從而保障原材料、產品流轉全過程可追蹤、質量問題可追溯。
高效率、低能耗 大幅提升企業競爭力
自全流程自動化“三倉合一”智慧存儲物流場景應用以來,普天鐵心工廠設備“自適應、自學習、自決策”的能力大幅度提高,體現出響應時間縮短、資源消耗減少、質量效益提升、運營成本降低、環境生態友好等特點,“數控物聯一代”進一步進化為“智能物聯一代”。
通過生產管理信息化,普天鐵心解決了鐵心生產工序繁多、生產效率“瓶頸”制約之間的矛盾,革新鐵心硅鋼型材生產與流轉過程,有效解決硅鋼受到不同程度的應力、工藝系數變化大和空載損耗增加的技術難題。
未來,普天鐵心將聚力優化產業上下游的協同管理,在供應商系統中實現智慧供應鏈建設,提升來料合格率,便于降低采購費用率、降低物流成本、縮短訂單配送周期。同時引入“5G+模擬仿真”概念,擴大物聯賦能的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和生產效率。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