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6-18 11:09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6月16日,《宜興市關于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出臺。當天下午,市商務局外貿科的工作人員就帶著“熱氣騰騰”的政策“大禮包”來我市重點外貿企業—樂祺紡織,開展惠企政策“送上門”、精準推送“點對點”服務,將這份實篤篤的政策“大禮包”及時送達企業,全力打通惠企、助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一、促進外貿規模穩定增長
(一)支持重點外貿企業提質增量
啟動重點企業護航行動
進一步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出口退(免)稅分類管理為一、二類的出口企業辦理正常出口退稅,平均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對出口信用保險賠款視同收匯,辦理出口退稅實施無紙化申報,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高層次人才子女就讀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按政策由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優質公辦和民辦教育資源。組織上述企業開展“勞動競賽”,鼓勵多生產、多接單。對于我市外貿增長貢獻顯著的企業給予激勵。
(二)鼓勵外資企業增產擴能
著力引進外貿增量型外資企業,以外資促外貿。對實際到賬的新批外資鼓勵類或高技術產業項目(不含房地產)以及總部類項目給予獎勵。開展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三年行動計劃,對外國投資者以其產生的企業利潤、資本公積金等轉增注冊資本,年實際到賬外資金額達到一定規模的,給予獎勵。鼓勵各地區結合自身實際和產業優勢,出臺有針對性的配套政策著力招引總部項目、爭取訂單和擴大產能,提升進出口規模。
(三)扶持中小微外貿企業穩健成長
深入開展中小微外貿企業匯率風險中性扶持拓展行動,加大匯率避險服務有效供給,對全市100家中小微企業實施外匯套保獎補支持措施,強化對中小微企業、貿易新業態的匯率避險扶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推動出口信保持續擴面降費。由市財政出資成立中小外貿企業出口信保統保平臺。
鼓勵商業銀行推進供應鏈融資、小微企業轉貸款,降低小微外貿企業貸款利率,鼓勵銀行機構為小微外貿企業提供差異化貸款延期方式。
(四)發揮重點外貿產業帶動作用
支持我市“2+3+N”產業體系建設,擴大新能源、化工、銅加工等產業進出口規模。大力推動我市新能源、化工企業發展,在企業用地、物流運輸、出口退稅、海關通關等方面予以支持,積極鼓勵企業開拓“一帶一路”“RCEP”等國際市場,積極對接中歐班列,提升我市產品國際份額;重點做好銅、機械設備等產品的進口跟蹤監測,指導支持重點企業擴大進口,協調宜興海關、宜興港等做好貨運、通關等服務工作。
(五)積極主動擴大外貿進口
支持和鼓勵宜興港提升港口配套服務能力,提升宜興港水路二類口岸二期碼頭擴建項目和上港集團ICT項目運營服務效能,跟進無錫中歐班列始發站項目,做大口岸進口箱量。加快發展“跨境電商+新零售”等新模式,積極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關鍵裝備、零部件和技術專利進口,對企業引進符合《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的產品予以貼息支持。鼓勵企業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各類進口展會平臺,豐富進口商品種類,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對于年度進口增量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予以激勵。
(六)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大力實施無錫市“千企萬人海外商洽拓訂單行動”,推動企業參加各級各類貿易促進計劃境外線下展會。對參加上述境外線下展會且有明顯成效的企業予以激勵。
二、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
(七)加快重點外貿平臺建設
積極開展保稅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進一步發揮我市區位優勢,構建以倉儲物流為支撐、國際貿易為重點、展示交易為特色的保稅功能體系,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大宗商品物流和貿易中心、工業品物流中心、消費品倉儲和展示交易中心。加快推動經開區外貿企業服務平臺建設,發揮添馬行等公用型保稅倉庫的作用。鼓勵我市外貿企業與錫美達等外貿平臺開展業務合作,保障我市外貿健康有序發展。
(八)做大跨境電商業務規模
對在我市設立企業總部、 區域總部的知名跨境電商企業平臺,“一事一議” 給予開辦、 租房、人才落戶獎勵等扶持。
(九)培育內外貿一體化企業
積極引導外貿企業協同開拓國內市場,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商貿企業、電商平臺拓展外貿業務,加強關鍵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一批創新驅動突出、競爭實力強勁、帶動作用明顯的內外貿一體化企業。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鼓勵出口企業與國內流通平臺對接,拓展國內市場。加快提升企業服務能力,“一企一策”解決貿易渠道拓展、供應鏈維護、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
三、優化外貿發展環境
(十)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推進“智慧海關”建設,推廣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模式、跨境電商海外倉無紙備案模式,推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保稅監管模式”等創新舉措擴面增效。持續推廣“兩步申報”“提前申報”等通關模式,壓縮通關時長,提高通關效率。大力推廣 RCEP 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自助打印等惠企措施,進一步加大 AEO 認證培育力度,助力企業享受“經核準出口商”便利政策。
(十一)提升外匯結算便利化水平
推動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提質增效,2023年力爭新增試點企業30家。支持銀行為新型離岸國際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資金結算服務,創新提供定制化服務方案。加大政匯銀聯動,通過資金支持、政策便利、減費讓利、金融服務等多項措施,進一步降低匯率避險的門檻和成本,鼓勵企業充分運用匯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工具,提升企業匯率避險能力。推動銀行強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推廣激勵措施,鼓勵外貿企業使用跨境人民幣結算。
(十二)加大外貿企業信貸支持
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機制作用,設置外貿專項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撬動銀行機構為外貿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支持。持續有效釋放LPR改革紅利,疏通銀行利率定價傳導渠道,將LPR下調傳導至外貿企業貸款,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繼續穩中有降。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推進全市跨境區塊鏈金融服務平臺增加融資場景。推動銀行機構創新打造適合外向型企業資金需求特點和行業新發展要求的融資產品和服務模式,有效滿足外向型經濟的特定融資需求。及時發布外貿企業融資需求名錄,支持銀企融資對接,推動地方征信平臺加大對外貿企業相關數據采集,擴展外貿企業融資增信。
(十三)加大信用保險支持力度
優化承保條件,適度提升風險容忍度,提高對重點產業鏈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限額滿足率,優先滿足新接訂單限額需求,加大對“一帶一路”、RCEP國別限額供給,支持出口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創新服務方式,加大對服務貿易、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支持力度,加強新產品新模式宣傳推廣,滿足多元化需求。提升理賠服務,對于理賠案件,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運用快速理賠通道,能賠快賠。對于資金周轉確有困難的企業,實行保費分期繳納的便利措施。
(十四)助力企業應對貿易摩擦
完善貿易摩擦預警機制,支持企業有效應對貿易摩擦。充分發揮我市阿斯巴甜、竹木地板2個省級公平貿易工作站作用,做好貿易救濟案件的預警監測、行業協調、跟蹤反饋、 信息咨詢、專題培訓等工作。
對積極參與進出口公平貿易案件應訴或申訴的外貿企業,按律師費實際支出給予最高 200 萬元的支持。關注歐盟碳關稅、碳足跡政策走向,積極應對“國際綠色貿易壁壘”。
(十五)強化政企溝通服務機制
暢通市領導與重點外貿企業溝通交流渠道,定期組織舉辦外貿企業政企溝通座談會,進一步完善常態化政企溝通交流機制。依托全市重點外貿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外企服務工作專班等平臺,通過上下聯動、部門合力、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加強對重大外貿企業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積極開展“全市外貿人才千人卓越提升計劃”,全方位提高重點外貿企業管理人員對外貿易認知水平和應對能力,為外貿可持續發展儲備人才。
(十六)加大穩外貿工作考核激勵
加大外貿定期督查和通報力度,按季度開展“穩外貿專項競賽”,形成各板塊爭先進位的氛圍,充分調動各板塊外貿穩增長的積極性、主動性。
本政策措施由市商務局負責解釋,同一支持事項,按照“取高不重復”原則支持。本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