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22 21:13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這成了我們的新‘功課’了。”昨天早晨,崇寧路小學送孩子的幾名奶奶輩家長,又一次集體“游園”——并非上公園,而是在東林書院小游園一起拍美照。而“游覽”的下一站則是背街小巷,濃郁民國特色的惠巷、幽靜雅致的蘇家弄和崇寧弄,隨手拍拍,就在朋友圈里秀出了“典型的江南小巷圖”,連路邊的分類垃圾收集房都是那么養眼。
這樣的“江南小巷圖”,讓人們感受到鄉愁記憶與現代都市的融為一體,幸福感自不必多說。近年來,全市城管系統全面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優美環境合格區建設,城市品質和環境面貌顯著提升。當前,我市正全力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力爭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無錫路更潔、天更藍、水更清、景更美、環境更宜居、生態更優越、城市更文明,“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品牌日益彰顯,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無錫經驗。
治“通病”
提標升級 服務民生
環境臟亂、空間逼仄、停車無序曾是全市不少小巷的通病。市城管局率先從“百姓最后一公里的幸福”入手,開展背街小巷綜合治理。為避免“千街一面”,市、區兩級城管局按照“一路一策”精準施治、綜合施治的方針,在改造中保留最本真的“街巷味道”,如梁溪區蘇家弄、惠巷、崇寧弄的整治,就凸顯了對具有文化積淀、歷史遺存、名人軼事等特殊價值的背街小巷文化底蘊的挖掘、保護和展示,并將“全域旅游”的概念糅合到了背街小巷特色改造中,進一步提升了背街小巷環境品質。截至目前,各區共更新了580條背街小巷,打造了一批既環境優美又留下鄉愁記憶的街巷里弄。
讓百姓的“方便”之事更加方便和舒心,城管人全力以赴辦好民生實事。據統計,我市自2018年啟動實施城市和農村“廁所革命”以來,新改建城市公廁548座,全市二類及以上公廁比例達到78%,惠及約200萬市民;新改建農村廁所739座,每個行政村至少一座三類及以上水沖式廁所,服務范圍覆蓋594個行政村。我市公廁布局全面改善,公廁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市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垃圾圍城是困擾全世界大城市的通病。最近十年,我市相繼建設投運錫東生活垃圾焚燒廠(一期和二期)、惠聯生活垃圾焚燒廠、惠山區永久飛灰填埋場、惠聯餐廚廢棄物處置終端和多個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市區生活垃圾已實現全量無害化焚燒處置。2019年6月,錫東電廠復工聯合工作組還榮獲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求“質變”
推陳出新 向美而行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市民們發現街頭不斷有新的休憩座椅出現。這些座椅美觀、舒適,是城市家具最直觀的體現。作為城市空間構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可視化”的城市品牌之一,城市家具彰顯著城市環境、精神、文化、社會、服務品質。我市高度重視城市家具建設,市城管局“省內首創”編制《無錫市城市家具導則》,完善了城市家具建設理論體系,規范了城市家具管理與實施。目前《無錫市城市家具導則》已經在湖濱商業街、南長街、清舒道、和風路等道路改造中應用,今年底城市家具運用提升覆蓋率將達40%。
這些年,城管系統依托區域性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詳細規劃和新(改)建區域戶外廣告設施設置提前介入式管理,構建完成“市級總規+區級詳規+重點區域專項規劃”的三級規劃體系,改變了戶外廣告粗暴、丑陋的面貌。以重點道路(區域)為切入口,新工藝、新材質、新形式、高品質的戶外廣告不斷涌現,目前有35個采用單透膜投影技術的地鐵出入口玻璃幕墻及5個采用格柵屏(貼膜屏)的地鐵出入口已投入商業運營,中心商圈還建成“全國第三、江蘇首塊”1000平方米“裸眼3D”屏,實現商圈品牌效應和城市品質的雙提升。
推陳出新,從量變到質變。今年3月,我市發布了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環境面貌治臟、基礎設施除舊、市容秩序治亂、生態環境治污、綠化景觀美化”五個方面的工作任務,配套制定包括“清潔、有序、減污、無廢”4大類、62個單項內容的《無錫最干凈城市測評指標(試行)》,重點關注了市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既對標國家和省各項標準,也兼顧城市管理細微處,又獨具無錫特色。實施半年來,各區都出現了一批可席地而坐、令市民會心一笑的城市客廳示范區。
促“智治”
精細施策 智慧監管
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這其中需要注入科技之力。
近幾年,我市停車難問題逐步顯現。市城管局回應百姓關切,積極推動全市停車資源“統一平臺、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監管模式向縱深發展,重點針對醫院、學校、機關、交通樞紐、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以及老舊居民區停車難問題,堅持源頭治理,綜合施策,通過探索“上天入地”立體停車場庫建設,有序推進停車錯時共享,2018年以來全市新增各類停車泊位共15.06萬個。“無錫停車”智慧停車平臺的投用,突破了停車信息壁壘,實現7222個場庫172.4萬個泊位的靜態數據和1069個場庫36萬個動態數據接入,注冊用戶達83.5萬人,已為車主提供停車服務452萬余次。
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無錫城管積極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以“智”促“治”,精管善治。應用了大數據、太陽能監控、智能識別等國內領先技術,無錫“智慧城管”項目依托優美環境合格區考評體系,配套建立聯席會辦、通信管線設施分區維護、屬地上報雙向監管、區級案件橫向交辦等協同處置機制,搭建了貫通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終端的“太湖云眼”綜合應用平臺,已匯聚我市城市管理領域相關數據8億余條,對暴露垃圾、店外經營、無證游商等13類顯見性問題實現智能識別告警,并生成數字城管工單交辦處置,形成監管閉環。無錫“智慧城管”入選2020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優秀案例及行業信息化示范產品,列為無錫市物聯網重大行業應用示范項目,被江蘇省工信廳評為“智慧江蘇”重點工程。(盧易)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