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1 17:44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5月20日,惠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堰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鄭德友帶隊到堰橋菜場、堰橋工業園區、賽格電子市場等地,檢查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推進情況。街道全體黨政領導、各社區書記、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檢查。
鄭德友向各社區書記下達2022年堰橋街道城市精細化管理目標任務書。
綜合行政執法局、農業農村局、經發局、堰橋社區、牌樓社區分別作表態發言。
鄭友德強調:
一、要提高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的政治站位
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城市的核心是人,需要溫度和情懷。我們要堅持從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出發,進一步突出主體性、舒適性、便利性,以人為本推進各項工作,守護好群眾身邊的“微幸福”,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城市的質態要顯,需要建設和管理。我們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就是要讓城市更精致、更人文、更生態、更宜居,著力塑造可觀可感的物之美、無所不在的凈之美、詩意棲居的景之美、和諧文明的治之美。
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城市的能級要強,需要多元和共生。隨著城市管理的日趨復雜化和精細化,要進一步增強城市的經濟韌性、社會韌性、生態韌性、組織韌性;要進一步推進生態與城市形態共生下的價值共生,以全域一體打造景觀式、景區化的進入空間,以集約開發、集群發展加速產城融合,以城鄉無界、精明增長推進有機更新。
二、要堅持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的既定目標
城市空間持續優化。加快“天上村前”建設,緊扣“書香”主題,挖掘文化內涵。完成錫北道口南部片區“工改商”“工改綠”和西漳東西向道路的規劃研究。聘請上海專業公司對堰橋街道產業轉型升級進行規劃專項研究,形成“一心帶一區,一核帶兩片,多組團協同”的空間布局。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新增綠地25萬平方米,全面建成惠聯生態園;完成4條背街小巷道路整治及鳳翔路兩側環境提升工程;計劃創建市級示范性河道一條,區級示范性河道兩條;完成兩處老舊小區9.6萬平方米的改造及6個居住小區的二次供水改造;改造升級塘頭社區農貿市場;完善調整“天一萌萌巴”公交微循環線路。
文明創建長效推進。加強新媒體運用,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冬訓課堂》《吳韻大講堂》《文明實踐》等子欄目,強化理論武裝,倡導文明新風;落實《美麗堰橋“5+1”長效管理機制實施方案》,用“長效杠桿”撬起創建新突破新成效;用好“文明堰橋”隨手拍小程序,激發全民參與熱情。
三、要狠抓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的落實部署
01
要完善組織有序的工作機制
要建強推進機制。要進一步細化工作框架,完善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抓好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
要健全考核機制。嚴格對照排出的時間表、路線圖,把考核“指揮棒”作用發揮好,充分調動各級干部的積極性。
要強化保障機制。各社區各部門要大力支持、積極保障,特別是在體制創新、調配力量等方面給予傾斜。
02
要弘揚行動有力的擔當作風
要講奉獻。領導干部、黨員同志要倍加珍惜黨和人民的信任,珍惜干事創業的機會,以自身“辛苦指數”“奉獻指數”換取群眾“滿意指數”“幸福指數”。
要講決心。各社區各部門,要爭做“敢打硬仗、善打惡仗、能打勝仗”的先鋒,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要講執行。根據城市精細化管理目標任務書,必須強化工作執行的剛性,緊扣時序、倒排工期,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緊、一個難點一個難點地攻克。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