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10 16:46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來了!我國首個新冠治療單體克隆抗體藥物來了!并由無錫醫藥生產企業生產!“今晚,中國走在世界前列!”這是8日晚,來自很多網友的感慨。
當天,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批準騰盛華創醫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注射液(BRII-196)及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BRII-198)注冊申請,這是我國首個獲批的自主知識產權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
今天一早,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騰盛華創,了解到這支意味著我國在新冠中和抗體研發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的首支新冠治療藥物,由無錫生物醫藥產業龍頭企業藥明生物生產制造。
記者從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從去年2月份,中國疫情還比較嚴重的時候,騰盛華創公司就積極聯合清華大學、深圳第三人民醫院一起,從初次康復的病人體內拿到血清,分離了抗體,進行篩選和基因工程的改造。相比疫苗,中和抗體則是一個及時有效,馬上就能發揮抗病毒作用的藥物,在新冠的防治中,它可與新冠疫苗形成有效補充,兩者缺一不可。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是從康復期的COVID-19患者中獲得的非競爭性新型冠狀病毒單克隆中和抗體, 能迅速起效,效果可維持數月之久。
藥明生物相關負責人介紹,僅不到20個月,騰盛華創就將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從最初的實驗室研究推進到獲得NMPA注冊申請批準,創造了中國紀錄。作為騰盛華創藥物研發和生產外包合作伙伴,藥明生物在短短3.5個月內高效、高質量地完成了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的所有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階段的CMC研究和申報,為騰盛華創獲得IND批準提供了有力支持。兩者的緊密“牽手”,加速了中和抗體聯合療法的上市進程,為抗擊疫情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藥明生物(股票代碼:2269.HK)作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開放式、一體化生物制藥能力和技術賦能平臺。
公司為全球生物制藥公司和生物技術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研發服務,幫助任何人、任何公司發現、開發及生產生物藥,實現從概念到商業化生產的全過程,加速全球生物藥研發進程,降低研發成本,造福病患。
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藥明生物平臺上研發的綜合項目達408個,包括212個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160個在臨床早期(I/II期)階段,32個在后期臨床(III期)以及4個在商業化生產階段。
預計到2024年后,公司在中國、愛爾蘭、美國、德國和新加坡規劃的生物制藥生產基地合計產能將超過43萬升,這將有力確保公司通過健全強大的全球供應鏈網絡為客戶提供符合全球質量標準的生物藥。
作為全國首批開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試點城市,經過近年來持續進階發展,無錫的生物醫藥產業在很多細分領域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如藥物研發服務外包業、超聲影像類醫療器械、特醫食品等均在國內居第一方陣。2020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營收突破1000億元,2021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預計增長15%。(江菊敏、錢英潔、周茗芳)
來源:無錫日報